点击搜索栏位,即可搜索这间设计馆的商品!
苑里蔺草编织工艺最早见于清雍正五年时的文献。由独特的气候与环境孕育出台湾特有品种“三角蔺草”为原料,与当地平埔族道卡斯族和闽、客族群经过百年文化交融而成的在地手编产业。母女相承的蔺编技法编出了销售奇迹,在日治时期成为全台仅次于糖跟稻米的第三大出口产品。当地院里的妇女为了维持家计几乎都从事蔺草帽席编织,而家家户户弥漫着蔺草香也成为苑里子弟对家乡共同的回忆。
但随着工业化的兴起,便宜的塑胶制品渐渐地取代传统手工产业,大部分的蔺编妇女迫于生计渐渐地转往工厂或其他行业工作,蔺编产业逐渐凋零没落。十几年前,苑里在地居民为将此项珍贵的蔺编工艺保存下来,居民们自组了“台湾蔺草学会”,主要致力于保存及推广蔺编工艺,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已有数十位蔺编工艺师重拾当年的技艺!
为了更加吸引消费者,“台湾蔺草学会”透过蔺编工艺的创新设计结合消费者交互的手感体验,希望创造出蔺编工艺的新风貌。并成立了工艺品牌“台湾手蔺”,品牌主要的核心价值为“手感体验、延续传统、创新设计”,站在消费者的立场设想,运用复合材质并导入设计元素,赋予传统工艺新风貌!
蔺编工艺是母爱光辉的展现
对于台湾农村的繁盛和兴衰,经济活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位于苗栗县的苑里镇,有着一项流传许久的技艺──蔺编工艺。苑里蔺编先趋清末洪鸯女士,由于幼子头上生疮化脓,又脏又臭,常遭苍蝇叮咬,无法忍受,于是洪鸯女士为了保护幼子,在母爱的驱使下,绞尽脑汁,终于编出了台湾第一顶蔺草帽;百年来,苑里妇女一双巧手从不闲着,手不停息地编着深具特色的一张张草席及一顶顶的草帽,为家庭生计贡献良多,挣取不少收入。苑里居民早年的学费都是来自母亲那一双蔺编巧手,因此苑里的蔺编工艺长久以来即为母爱光辉的展现。
苑里的女儿、媳妇们以蔺草编织了自己的一生
每一户家庭中,不管身为女儿、媳妇、妈妈或婆婆,大家总是不断地编着手上的草枝,一支接着一支。经常可以看到婆婆带着媳妇、妯娌或邻里妇女共同编席的画面,过程中大家总是互相打气、鼓励,因此姊妹淘的感情特别好,这样靠持着编蔺维生的情境,造就了苑里当地特殊的人文风情。
有根的工艺才会长大
如果你问起苑里人关于草席,他们一定会这样告诉你,“我妈妈、阿嬷…都在做这个…,我也会做一点点…”,大部分苑里人对蔺编工艺的熟悉是来自于他们的生活、从前的记忆、和家庭的味道,这是生活也是文化的根。若你问她们是谁教会妳们蔺编,她们会说:“哪需要人教,看就会了…。”对苑里人来说,蔺编的学习是自然而然透过人与人的生活一起型塑出来的本事,没有人被称为师傅,没有人是学徒,大家彼此互相学习、互相指导,这是生活工艺的本质。
蔺草产业凝聚了地方情感
蔺草产业在地方上形成特殊的产业生态链,成为环环相扣的蔺草文化体系,有专门种蔺草的人、有收购整理蔺草的人、有编制生产的手工艺人、有居间发送的贩仔、加工精修产品的人、专事销售的店头,整个蔺编产业的生产销售网络,就是由这些不同的环节共同架构起来的,俨然像是一个大型的编帽席工厂,因而串联起苑里人的共同记忆。这里的居民借由蔺草产业发展出不同的谋生方式,彼此互相依存,男女老幼都身系一枝草而互相传递着关心;草贩们与编工之间朝夕见面的默契、家庭中妯娌姑嫂们的合作与竞争、母亲为着小孩们的学费挑灯赶制草席、太太为能减轻丈夫的负担,手不离草地编着一件件商品。妇女们用生命朝朝夕夕地编席,换得了一个个事业有成的儿女,也编出了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和尊重。
曾经是家家户户的经济来源,却成为台湾的夕阳产业
台湾清治时代,苑里地区所产制的蔺编产品,已有直销至中国大陆的纪录;而在日治时期,苑里地区所产的帽席限定全数销往日本,当时蔺草制品占台湾特产出口的第三位,仅次于糖和稻米。苑里透过蔺编工艺紧密地结合了当地居民和地方产业,长久以来支持着地方的繁荣发展。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及品味改变,蔺编这项传统技艺已赶不上时代潮流,尤其是蔺草制品的单一材质及色彩使其无法获得年轻人的青睐。人们的喜爱不如以往,需求下滑的结果,让苑里的蔺编产业逐渐凋零…。直到现在,东南亚、大陆及韩国廉价之草编工艺品倾销到台湾,帽席业之盛况已不复在,“蔺编”这项工艺技术也一度成为台湾的夕阳产业…。
蔺草产业复苏,传统工艺也能创造无限价值
有感于蔺草产业被时光洪流吞噬,当地居民组织台湾蔺草学会致力于保存蔺编文化、举办许多比赛和推广活动,并且让拥有蔺编技艺的妇女,恢复昔日以编为业的工作型态,维持蔺编产业的传统。不但找回当地对传统工艺深层的记忆,也为蔺编妇女们提供了传承与研习的机会。对苑里人来说,蔺编绵密而细致的纹路是生活的态度、柔软而充满韧性的手感则是对生活的坚持。欣赏蔺编工艺不仅能感受过去台湾先民良善与热爱创作的本质,亦可从每件器物外观的元素设计见着来自先民们惜物感恩之情,这些具有台湾在地文化的特质,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不同族群共同磨合的生活模式中,渐渐将此特有的先民传统和生活认知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工艺器物上。
“台湾手蔺”以“手感体验、延续传统、创新设计”做为发展蔺编品牌的核心理念,使现代人体会传统工艺所散发出的天然材质之美,从而将蔺编工艺带入现代生活体现的朴实文化。并进一步借由蔺编文化的创新转型与营销,传达对最具台湾本土特色的蔺草原生力的支持与期待,以重新创建蔺草的产业生态体系,使蔺草产业能够有新的发展契机。
独特的生长环境
据日治时期来台的植物专家岛田弥市先生所调查,于大安溪以北、苑里溪以南之间,约是北纬24度13分至32分、东经120度33分至43分(约今日的苑里镇),才能产出品质最佳的蔺草。
三角蔺草相较于其他纤维编织材质有以下几项特点:
1.外皮坚韧,有生物腊质保护、不易断裂。
2.纤维间的气孔及细胞间隙大,吸湿性强。
3.晒干后草香浓郁持久,其香味为尘螨所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