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山夏日》| 陶器x职人手作x工艺市集
今年夏天,“madL文化空间”做为载体、工艺师作为触媒,两造合作,带领着大家学习山林里传统技艺的智慧与对植物的尊重,让林投、桂竹、无患子、左手香等常见自然植物,经由编织、捏塑、浸泡等方法,将植材的气味与纤维触感沉入日常生活,希望能使居住在水泥林区的人们,在炎炎夏日中带来一片沁凉舒适的放松,并且获得再次挑战的勇气。
这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在“陶器皿展览”我们邀请了dodo手作、又煦陶作、大毛陶磁器、李景燊、林季颖、连勤和、林宪宥、詹志鸿、廖明岚…等创作者,带来青森绿釉与荠白釉,绿、白两色让展览空间似乎听到了来自树林的风声与虫鸣。
“职人手作”工作坊,邀请不同领域的工艺师:《Gaia Sama》的夏日金盏皂与森林喷雾、《ZÖLD|textilecrafts》藤编蛋篮与藤编花盘、弓织课程的《织布难》、《阿涂老师》的林投编织篮与天然清洁植物运用、蔺编手提购物袋的《台湾蔺草学会》、《迷 鹿》的纺锤纺纱与《绿兔子工作室》的竹编水果篮,且另外在市集时规划两场适合亲子手作的《库尼烧》盘尼条器皿与《nag.19》手捏蜡烛,希望小孩们也可以在这次的市集里玩得开心。
而阿涂老师带来的“林投编织篮”课程,除了介绍林投生长习性外,还会带领大家编织一件十厘米见宽的林投盒。
林投树,多年生常绿灌木,林投分布在年均温20℃以上的太平洋及印度洋沿岸及岛屿海岸边,因其根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份,所以能生长在沙滩这类盐分高、养分低的环境,因此林投早期成为台湾重要的编织植物之一,而林投席、林投草帽等更是热门的出口商品。“林投编织篮”手编工作坊将带领大家前往近郊采集林投、认识林投的使用方式与处理方法,并且示范不同处理程序及操作下如何影响材料特性,最后将制作小型林投器皿(10x10x10 cm)作品。
活动时间:2019.07.13.14(星期六、日两整天)09:00~16:00
*包款图片为林投示意图,课程因为时间有限,只能制作10 x10 x10 cm方形盒。
*部分相片来自牛头司耕牛小学堂
活动内容
注意事项
|户外采集难免会碰到不同的天气型态,一般下雨天课程仍会照常进行。
|上课需要自行准备:悠游卡、健保卡、防蚊液、水壶、雨具、中餐。
|包款图片为林投示意图,课程因时间有限,只能制作10 x10 x10 cm方形盒。
其他信息
- 问题回报
- 我要检举此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