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刀鱼》第7期〈美的进化论〉
到访一座城市,我喜欢观察最微不足道的小事。
聆听街道的声音,语言的差异反倒让人放心的探听着人与人间交谈的语调;不同地区的地铁有着属于自己的音调,进站的警示音与车厢内是安静或喧闹,都将烙印成城市的声音。街道上的文字与建筑外观,则形成城市的颜色。伴随着人们生活的样态,逐渐勾勒出一做座城市的容貌。
于是我无法忘却第一次到访东京时,一下飞机感受到的清新空气,整洁不染的街道,以及琳琅满目的视觉冲击,绿意的植栽与林立的高楼完美共存、配色鲜明却不冲突的招牌、简洁有力又吸引人的电车广告,就连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包装都很有看头......。许多人说,拥有世界首屈一指建筑大师、殿堂级实力的平面设计师、就连欧美也屈服的时装品牌设计师,及国际大型艺术祭策展人,日本有着成为亚洲设计焦点的实力,但我却不认为日本的各种美好仅是仰赖设计师的巧手,更多时候是源自一种美感的养成。
所谓“美感”,不是正襟危坐的学习艺术,反倒是让美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日本街道之所以干净,源自1964年东京首次举办奥运,推动“文明运动”,加强垃圾的回收与街道的美化,也包含不在电车上大声说话、热情接待外国人,以及运动比赛时,保持风度,即使日本输了,也要热情鼓掌。看似与“美”沾不上边,但这项运动让二战后的日本彻底改头换面。直到今日,还是能看见穿着西装的上班族,在早晨公司营业前到门口扫地,迎接即将到来的上班日,一方面保持街道整洁;住宅区的垃圾永远分类妥当;电车上没有高谈阔论,只有手拿文库本阅读的乘客们。
日本的美不只是外观,更重要的一股内在的力量,先有好的生活品质,才能迎接设计带来的美感。如同平面设计大师佐藤卓曾在《鲸鱼在喷水》一书中说到,“设计,其实并非特殊事物,而是存在于日常之中。”将美好的事物注入生活的一环,隐藏在日本的每座城市规划内、每个家庭摆设中、每个成人的穿着上,以及每个小孩的天马行空里。宛如一场大型的国民教育,“美”成了一种“进化”,因为懂得欣赏、享受,所以活的更美。随着2020年第二回的东京奥运即将到来,别于上回的文明运动,这回东京以设计改变城市,《秋刀鱼》也透过8个设计领域、18位台日设计人与读者们分享美感的体验,在此不谈设计理论,而是他们身上“美的进化”。
一年之初,除了美的洗礼,《秋刀鱼》也特别在日本新年之际介绍日本传统新年料理,邀请料理老师小林敦子亲授御节料理食谱;更邀请吉本兴业漫才少爷畅谈日本新年习俗,一同感受充满欢笑的日本新年,迎接2016的各式美好。
商品介绍
商品信息
- 商品材质
- 纸
- 制造方式
- 机器制造
- 商品产地
- 台湾
- 库存
- 剩最后 7 件
- 商品热门度
-
- 被欣赏 674 次
- 已卖出 3 件商品
- 共 4 人收藏
- 贩售许可
- 原创商品
- 商品摘要
- 季刊《秋刀鱼》是台湾第一本用中文撰写,内容集结生活、艺术、设计、历史、科技⋯⋯等多面向主题的日本文化志,每一期聚焦一个主题,从浅略到深入,透过访问和邀集台湾和日本写手,汇聚不同角度面向的看法,满足想要到日本旅行的游客、欣赏日本艺术的上班族。
运费与其他信息
- 商品运费
- 付款方式
-
- 信用卡安全加密付款
- Alipay 支付宝
- AlipayHK 支付宝香港
- 退款换货须知
- 点我了解设计馆的退款换货须知
- 问题回报
- 我要检举此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