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烧志野釉茶碗**
**由陈炫亨手创**
历经四天三夜柴火窑烧1270度极度还原烧,
才得以将自己调配的志野釉与窑内的自然釉在高温融合,
形成独具风格的朴野真趣志野之风的茶碗。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613678547_95c2d2bbb7_h.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626740701_744d70a51c_z.jpg
陈炫亨作着简历:
1970年出生于台北市
1988年复兴商工美工科雕塑组毕业
1992年台湾手工业研究所陶瓷科装饰组技艺训练结业
1993年第一届陶艺金陶奖创作组入选
台湾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科毕业
兴龙窑业陶瓷礼品开发设计师
台湾艺术学院工艺学系毕业
新北市三重社区大学芦洲校区陶艺讲师
2014年第五届台湾国际金壶奖陶艺设计竞赛展入选
2014年厦门茶叶博览会展出茶碗“一碗风景”系列
2015年台北"温事"台湾柴烧民艺火舞之美陶艺个展
2015年澳门威尼斯人酒店第20届MIF投资经贸展
2016年国立台湾图书馆双和艺廊台湾柴烧民艺火舞之美陶艺个展
中华文物保护协会文物鉴赏委员会执行秘书
2017年台北“温事”土与火最美的相遇∼当自然釉与矿石釉在一起,柴烧陶艺个展
2018年台北大稻埕学艺埕陈炫亨柴烧生活陶个展
2018年浙江义乌第13届国际商贸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
2018年第7届台湾国际金壶奖设计竞赛入选
2018年台北世贸茶文化产业暨文创美学展
2018年南港世贸茶叶博览会炫茶器油画展
2018卫武营菁陶奖国际茶文化竞技大赛优选
2019年浙江义乌第14届国际商贸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
2020年第8届国际金壶奖陶艺设计竞赛入选
柴烧的小知识分享
坊间茶人认为柴烧的茶器因为柴窑全程以木头高温燃烧至少四天三夜,因此杯体有所谓的远红外线与木头燃烧产生炭素融于杯体,因此使用柴烧茶器饮茶或饮水时,能将硬水转换成软水,相对比使用玻璃杯来的更好。
有些人甚至以柴烧杯来喝红酒或高梁酒,据知可消除高梁酒的呛味或红酒的涩味。
因此有人以玻璃杯跟柴烧杯做实验比较,两杯同时静置一两分钟,柴烧杯的口感确实比教好。原因在于柴烧陶本身还是具有毛细孔,因此被称为会呼吸的陶,这也是有很多茶人钟爱将老茶存放于柴烧茶仓罐让老茶在柴烧茶仓继续转化。
另外喜爱普洱茶的茶人也爱使用柴烧茶器,因为老茶取得不易且价高,因而使用柴烧茶器相对可以使新茶转化趋近于老茶的口感。
以上是流传于坊间茶人钟爱柴烧茶器的种种缘由。
但由于每一个人的感官认知不尽相同,因此我还是跟朋友介绍欣赏柴烧器物的落灰与火痕的独特性与美感为主,柴烧对我而言是一场团队的体力,意志力,判断力的行动艺术,也是土与火最美丽的邂逅。
商品介绍
商品信息
运费与其他信息
- 商品运费
- 付款方式
-
- 信用卡安全加密付款
- Alipay 支付宝
- AlipayHK 支付宝香港
- 退款换货须知
- 点我了解设计馆的退款换货须知
- 问题回报
- 我要检举此商品